雪后,冷空气频繁,常有“三日寒、四日暖”,寒暖交替的天气变化,此时增强体质就变得格外重要了,那么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要怎样来预防疾病呢?这份健康提示请收好~~
1天冷加衣
天气变凉,空气湿度较大容易感冒,请适当增加衣物,加强自我防护,避免感冒。
2
保持空气新鲜
每天应开窗换气10-15分钟左右,保持室内空气新鲜。新鲜的空气促进健康的血液循环、坚强体格并使身体充满活力。纯净的空气能安抚神经让思想镇静和安宁。刺激胃口和帮助食物消化得更完全。房间里的新鲜空气可以使人得到更恬静和美好的睡眠。
3
注意饮食卫生
寒冷季节注意饮食卫生,多饮用温开水,少吃生冷辛辣食物,少吃零食。
正确取暖 安全过冬
冬天室内温度过高,和室外气温差别太大,忽冷忽热容易引发感冒、发烧、咽喉疼痛、口干舌燥、咳嗽等疾病。一般情况下,室温18-22℃比较健康,取暖的同时要加湿,家里可以放上一盆绿植或者加湿器,保持室内干湿平衡,也可以在屋子里放一盆热水,以40-60%湿度为宜。另外,天气冷很容易手脚冰冷,睡前用热水多泡一会脚,注意泡脚时间不可超过30分钟、水温一般不超过40摄氏度,可促进血液循环,有助于良好睡眠。
同时,要避开像喝咖啡、喝酒暖身,蒙头睡觉,睡觉一直用电热毯,用过热的水洗脸以及空调温度设置过高这些取暖的误区。以下这些取暖方式要注意使用得当,以防发生健康问题。
空调或暖气取暖:注意暖气综合征
长时间在25℃以上和湿度30%以下又不经常通风的暖气或空调房间里生活的人们,很容易产生口干舌燥、头晕眼花、烦躁不安、全身出汗、胸闷气短、四肢无力、咽喉疼痛、鼻孔出血等一系列不适症状,医学上把这些由供暖引起的室内症状统称为“暖气综合征”。
正确做法:冬季室内空调温度最好调到16-24℃之间,注意经常清洗滤网,多喝水和给房间通风换气也是必不可少的,可以在每天上午、中午和下午各开窗通风10-20分钟,保持室内空气新鲜。
煤炭取暖:防范一氧化碳中毒
利用煤炭取暖或木材、木炭烤火时,要正确安装烟囱、保证充分燃烧和注意通风,房间的门窗不要禁闭,以防发生一氧化碳中毒。夜间使用煤炭取暖要格外注意,最好睡前熄灭煤炉,以免发现意外。
值得提醒的是,开着空调在车内睡觉导致一氧化碳中毒死亡的事件也有报道。因此,切记不要在门窗紧闭、开着空调的车内睡觉,坐在空调车内也应定时开窗通风,切不可将车窗全部关闭。
电热宝、暖宝宝贴、
热水袋取暖:谨防皮肤烫伤
电热宝、暖宝宝贴是深受女性欢迎的取暖方法。但如果皮肤长时间直接接触,热量在皮肤不断积累,不知不觉中皮肤就会出现发红、起泡,造成低温烫伤。
正确做法:避免与皮肤直接接触,电暖宝、热水袋可外加一层布套,暖宝宝贴则需隔衣张贴,使用一段时间后应更换取暖部位,避免损伤皮肤。
暖风机、油汀式或远红外线
电暖器取暖:避免直接贴靠
很多人在冬天取暖时,喜欢紧靠这些取暖器。冬天由于天气干冷,皮肤表面油脂分泌减少,取暖又让皮肤水分丢失增加,皮肤保护功能减弱,很容易导致烫伤。
正确做法:出风口与身体保持一定的距离,避免直接贴近取暖,特别要切记不要让暖风机的热风对着婴幼儿同一部位吹,避免出现皮肤灼热性红斑。
电热毯、电烤炉取暖:
杜绝漏电事故
电热毯自燃导致烧伤或火灾的事件常有发生,因此在使用电烤炉或电热毯之前,一定要检查是否在安全有效期,是否有破损、线路老化等情况。使用前的预热通电,是查看电烤炉或电热毯否能正常工作的有效方法。在使用过程中避免长时间、连续高温状态,高温状态不宜超过2小时。无人使用时应拔掉电源插头,电热毯最好采取提前预热的方式,预热后关闭开关睡觉。
另外,对于小孩和老人应谨慎使用电热毯,因为小孩和老人对温度的感觉不灵敏,不易正确的感知温度。使用带安全保护功能的可靠产品,是确保安全的基本要求。